用中药名当绰号的名医们

日期:02-22 来源:未知

 从明代,被叫成“张熟地”的张景岳,到现代,因为善用大黄而被称为“焦大黄”的焦东海……

 
1月11日,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《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(征求意见稿)》,提出中成药命名,应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词汇,如“降糖、降压、降脂、消炎、癌”等字样,避免使用“宝”“灵”“精”“强力”“速效”,或“御制”“秘制”等溢美之词,一般不应采用人名、地名、企业名称命名……
 
姑且不论这种改名能否被受众接受,回顾中国医学史,不少名医,就是因为善用某一种中药,被人们用药名昵称他们,从明代,被叫成“张熟地”的张景岳,到现代,因为善用大黄而被称为“焦大黄”的焦东海……那些被他们用得出神入化的药物,也可以进入你养生的视野。
 
张熟地
 
张景岳 明代 善用熟地
 
张景岳是明代名医,他的《景岳全书》至今是中医临床的指导,他得名“张熟地”有两个原因,一个是公元1596年秋,张路过一村庄,村中青壮年被征从戎,老幼妇孺饥寒交迫,无奈,误以土茯苓为食。土茯苓与茯苓不同,茯苓是“四季圣药”,能平和健脾,而土茯苓性质苦寒,只适合利湿或外用,结果土茯苓吃伤了脾胃,一众人腹胀便秘惨死。
 
张景岳让村民到山野里采生地黄,蒸晒成熟地黄之后代食,既解饥饿,又能养血润肠,由此救了当地人。当地村民只知其姓,未悉其名,念其以熟地黄救命之恩,纷纷呼之“张熟地”,这只是偶然。
 
另一个根本原因是,张景岳是中医的“温补派”,主张“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,欲治形者,必以精血为先”,所以喜欢用能滋阴的熟地来补精血,《景岳全书》所定新方186首中,使用熟地黄的就有48首方。
 
人的生命是个蜡烛,蜡烛上的火苗是“阳”,蜡烛是“阴”。人活着,火苗就要保持燃烧,但不能靠拨弄火苗的办法,这只是“壮阳”,而是要增加蜡烛的体量,让火苗燃烧时间长,用熟地就是为了给蜡烛“增容”,这就是补阴。
 
所以,不独阴虚,即便是阳虚之证,张景岳也常以熟地,配合桂枝、附子使用,比如现在药店里能买到的“右归丸”,虽然是个经典的补阳药,但方子却以补阴的经典药“六味地黄丸”为基础,方中重用熟地,就是要“阴中求阳”,在补阴的基础上壮阳,通过补足蜡烛来增加火苗的亮度。
 
虽然中医讲究“阴阳平衡”,但却唯独提出“奉阴者寿”这个概念,强调人体之阴在健康中的价值:唯有保护人体之阴者,才得以长寿。就是因为阴是身体的基础,身体的各项功能,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,张景岳能成为“张熟地”,显然也是这一吃透理论的结果。
 
广东气候炎热,人体消耗大,比其他地区的人们,有更多伤阴消耗的机会,所以他们一直把“熟地龙骨汤”作为保养的例汤,就是用中药熟地和猪脊骨同煮,天气热的时候,则用生地熟地各一半的量,因为生地性质偏凉,以此避免熟地的热性上火。
 
刘乌梅
 
刘鸿恩 清代 善用乌梅
 
乌梅就是我们用来做“酸梅汤”的乌梅,是青梅经炮制而成。虽然是个食物,但清代名医刘鸿恩,却用它治疗各种内科杂病,他评价乌梅“毫无邪性,可以多用,可以独用,可以与一切补剂并用”。他还为乌梅写了一本《医门八法》,这是历代中医书中,唯一的一本关于乌梅的书,书中列病61种,用“乌梅四物汤”的占半数以上。
 
他用乌梅治病的理论,出自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:“夫肝之病,补用酸,助用焦苦,益用甘味之药调之。”意思是,酸味的药物可以收敛肝气,避免肝气克伐脾气而致脾虚。
 
中医说的“酸味”,不只是尝起来是酸的,更是对药性的一种描述,酸味药多有收敛作用,任何一个器官组织都有虚损的可能,虚损就会导致各种“hold不住”,酸味药物的收敛作用就是帮助身体“hold住”。
 
比如喝得多、尿得多的糖尿病,刘鸿恩在著名的补血“四物汤”中加了乌梅,而成“乌梅四物汤”:乌梅、当归、熟地、白芍,治疗当时的“消渴病”。
 
比如年老体弱、腹泻不止,各种药物无效时,刘自创了“独梅汤”:大乌梅五个煎汤,白糖五钱为引冲服。如果是老年人的五更泻,就用“独梅汤”送服“四神丸”,用乌梅帮助止住虚性的腹泻。
 
因为肺气虚导致咳喘不止的,也要重用乌梅,刘用“独参汤”合“独梅汤”,其实就是人参配乌梅,用在肺心病或者心衰,呼吸衰竭的时候,人是因为虚而无力震慑。
 
刘鸿恩用乌梅,看中的是乌梅“收敛”之性,夏天喝的“酸梅汤”,之所以用乌梅,并不是因为它是加了糖之后酸酸甜甜,也是要用它的“收敛”之性。夏天出汗多,中医讲“汗为心之液”,出汗太多心气就虚了,人会没气力甚至昏倒。从西医角度看,汗出过多,身体会缺钾,钾低就要影响心脏功能,严重的会突发瘫痪、休克,而乌梅正是含钾高的食物……无论中西,无论是因为能“收敛”还是含钾,乌梅都适合夏天的身体需要。
 
刘鸿恩还有一个“乌梅药膳方”,是治胃痛的:“三个乌梅两个枣,七个杏仁一起捣,加上一杯黄酒饮,不害心痛直到老。”
 
 
成语有“望梅止渴”,而乌梅不仅可以止渴,还能开胃生津,很多胃溃疡、慢性胃炎,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,时间久了多是胃阴虚的。这类人的舌头没有舌苔,甚至像镜子一样的光滑,而且胃口极差,吃什么都没有味道,这时候必须补足胃阴,否则人会因为胃气绝而病情加重甚至不治,“乌梅药膳方”就适合这种人。
 
这个方子可以化裁为“麦冬乌梅茶”,乌梅为酸,麦冬为甘,中医有“酸甘化阴”的理论,酸味药和甘味药配合在一起,可以促生阴液,改善阴虚状况,适合阴虚而口渴的人。
 
(下转B02版)
 
熟地龙骨汤


上一篇:调查称中国人结婚礼金走高:北京娶妻需20万加套房
下一篇:网购二手奢侈品当心低价陷阱

联系我们:侦之潮
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、由企业负责,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,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。提醒:网上交易有风险,线下交易需谨慎!